Web3.0

對網路的先期或重度使用者而言,網路有兩個令人又愛又恨的本質,一個是搜尋,一個則是分享。

要解釋搜尋與分享如何讓人又愛又恨,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過,有幾個實例倒是可以清楚呈現這種又愛又恨的矛盾處境,譬如說:

  1. 你的個人網站訪客在留言版留言問文繞圖的HTML語法要怎麼寫。
  2. 你的電子報訂戶寫email問你部落格是什麼,要怎麼開始建立自己的部落格。
  3. 陌生的研究所學生留言或email詢問你是否能夠協助他完成Web2.0的研究主題問卷調查。

超過十年以上,網路的先期或重度使用者,應該已經回覆過千百次,甚至更多關於網路的各種問題。

以我自己為例,網頁設計從來都是實作,而非空談的工作。我從不諱言自己受益於網路,受益於網路的搜尋與分享這種良性循環:當你遇到問題,就藉由網路去搜尋別人分享在網路上的解答;當你解決了問題,也在網路上分享你的心得,作為他人遭遇相同問題時的解題參考。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應用到網路搜尋與分享本質的使用者,都在為這種良性循環注入積極能量。譬如說:留言問文繞圖的HTML語法要怎麼寫,並無益於網頁標準的推展;詢問部落格是什麼、要怎麼開始,並無益於個人媒體、公民新聞的提昇演進;而層出不窮的Web2.0主題研究,也無益於網路的深度廣度進化與應用。

我始終認為,只有具有想像力與創造決心的人,才有資格雄辯滔滔地議論Web幾點零那一類的空談。就好像關於Web2.0的主題研究,如果你想知道大眾對Web2.0的瞭解程度,其實只需要問一個「先有Web2.0?還是先有Web1.0?」的問題即可。但,話說回來,如果你對網路沒有絕對的想像力與創造決心,那麼,Web幾點零又有什麼差別呢?

讀到ReadWriteWeb的《The Future of Web 3.0 According to Yahoo!》這篇文章時,忍不住作了上述思考。從美國加州聖塔克拉拉正在舉行的Web3.0 研討會,全世界,包括台灣,都得以窺見Yahoo將如何藉由Yahoo! Open Strategy(Y!OS)邁向網路的新紀元。

網路的自由、開放,就像想像力與創造決心一樣,永遠很重要。同樣地,究其根本,所有網路使用者真正需要的,也永遠是一個能為網路搜尋與分享本質注入良性循環積極能量的環境,無論它是Web幾點幾。

Post a Comment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