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我突然發現一件還算有趣的事:一篇發佈於2008年8月,題為《假道學》的舊文,不知為何開始有點頻繁地被搜尋。

從行銷的觀點來談,除了文明或野蠻這兩個相對要素之外,另一個區隔我們與他們的要素為:得利與否。

我們的假道學跟他們的假道學,之間的差別在於:我們的假道學,只能滿足個人超我的虛榮,或者務求灑狗血的勵志,他們卻可從中牟取暴利。

via 假道學

想當然爾,「假道學」三個字是主要被使用的關鍵字。

在台灣,假道學不可勝數,缺乏對彼此的包容也非一朝一夕可化解,但,弄到眾怒難犯的地步,當然要靠媒體的加持。

via 低爆點的海洋堂爭議

耐人尋味的是其他相伴出現的關鍵字,譬如說:洪蘭、吳育昇、馬英九……。

爭議其實是好事,爭議所代表的是:在一個多元社會裡,各種不同立場、背景的人都能暢所欲言發表意見,從而藉由爭議來深化彼此的瞭解。然而,在不化解、袪除低爆點與政媒高壓優勢的前提下,這些喧囂再怎麼喧囂都只能是在爭一時,而非爭千秋。事過境遷,就會再重新上演一遍,無異是台灣的無間道。

via 低爆點的海洋堂爭議

也許有人好奇,為什麼不是:陳水扁、吳淑珍或陳致中?

我猜想,應該是他們的SEO做得比較差吧。

2 تعليقات

‏قال 拆組達人
網民結構中綠色的較多!
陳水扁已經炒作到沒人想看了!
我猜就這兩個原因吧?
‏قال 網頁設計
因為綠色的比較有在follow網路趨勢!
أحدث أقد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