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dblog

幾天前Cindy留言,讓我想到「冷Blog」這樣的東西。

 事實上,我在幾天前的那篇文章裡提及的說法是「冷門而有內容的blog」,那跟我接下來要講的「冷Blog」是有差異的,就好像我覺得:Cindy的blog是冷blog,但卻不是冷門的blog。

 我本來無意要討論這樣的東西,一方面太拗口;另一方面又好像容易讓腦筋打結,我的意思是說:誰在意它冷門熱門有沒有內容什麼冷blog、熱blog的?

 幾天後,我發現:我在意,於是便信筆來寫這篇。

 我決定從麥克魯漢著手,從他冷媒體、熱媒體的論點著手,一切都在於互動程度的差別。

 複習一下冷媒體、熱媒體的論點,互動低的是熱媒體;互動高的是冷媒體。依此論點,麥克魯漢把電影歸為熱媒體;而電視(特別是Call-in節目)為冷媒體。冷熱媒體論點甚至可以套用在個人,比方說獨裁者希特勒是熱媒體;而民主政治人物如甘迺迪則為冷媒體。

 言歸正傳,我想,開頭我之所以認為Cindy的blog是冷blog,癥結點也在於互動程度。以Cindy最近的一篇「關於電影的記錄 <1>」為例,如果讀者不曾看過或聽過文章所提及的《一一》、《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咖啡時光》和《Doctor Zhivago》等電影,那就如同看了一幅費解的抽象畫一樣,根本無從體會作者(Cindy)的觀感從何而來,而通常這樣的文章(Reviews),也有促動讀者去找那些作品來看的功能,讀者與作者的意義鏈結,也是經由這樣的互動才牽繫上的。

4 留言

了你意思
也頗有趣味!!
Muser寫道…
「我和我自己唱歌」一直是個很不錯的Blog,與其說冷,不如「軟」
像一般用BLOG來討論BLOG、分享資訊(尤其電腦為主)與中心主題思考的都可以稱做「硬BLOG」(像建築有所對立的軟工坊一樣的概念~)
那討論更偏離中心話題、遠離資訊、回到REVIEW層級的,不如稱做「軟BLOG」,因為跟「我和我自己唱歌」站在不同天平端的應該是很「硬」派的BLOG,而不「熱」吧?
Jas寫道…
Zhang:
很高興你覺得有趣,
其實冷熱媒體的概念蠻常應用在設計創作上,
說不定你們的囍什麼時候也可以朝這方面小試看看。

Muser:
Hardware/ Software 的確也是一種分法,我另外還稍微想了一下但沒空細究的是「手段」與「目的」。

就這篇的論點來延伸,熱媒體算是目的(文字創作blog);冷媒體則是手段(企業產品公關blog)。

在這種分法下,我會把Cindy的 「我和我自己唱歌」視為「目的」的blog。

我想這些分法的邏輯雖然有理論可以為基,不過終究是需要人來分的,所以牽涉到主客觀背景變數是一定的。

像我單從冷熱媒體的觀點還是會視Cindy的blog為冷blog(雖然我同時又認為它是「目的」的blog,且也認為熱媒體算是目的),而從軟、硬Hardware/ Software的觀點,我也同意你說的:「我和我自己唱歌」是軟blog。
匿名表示…
這真的很容易讓腦筋打結阿. ^^;
但我小小的留言卻讓jas9發表了這篇非常有趣的文章. 我來回看了好幾遍包括留言, 可能因為不是唸大傳的, 所以還是看的似懂非懂.

"互動低的是熱媒體;互動高的是冷媒體" 我用一般的思考會覺得互動低才是"冷", 比如說:沒人笑的笑話(互動低)是"冷"笑話. 可是用你所解釋大傳的角度來看卻不是這回事. 真是個大腦激盪的主題. :)

(另外謝謝jas9覺得我的blog冷但不是冷門. 你這句"一幅費解的抽象畫"實在形容的太好了! 我自己都覺得會不會我寫的東西太抽象了. 也謝謝muser覺得我寫的東西還不錯. ^^/)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