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見識了菜籃族的力量之後,回家才在電話旁發現一張門市新開張的促銷 DM,大概是這一週的什麼時候塞在信箱,順手被我帶上來的。
通常這一類 DM在我們家的命運,不外乎是拿來當作餐墊,回想昨天早晨的人潮,顯然同一張 DM在別人家的命運是大不相同的。
這同時也意味著:我並不是那張 DM、那次促銷活動的目標對象,菜籃族才是。
但,為什麼我不是那張 DM的目標對象?甚至,顯然也不是 DM的閱聽受眾呢?
我想,生活型態(Life style)或許是主因,若非請了一天假,打斷我上班族規律生活週期,恐怕我連意識到這個促銷活動的機會都沒有,更遑論親眼目睹排隊的盛況了。換言之,漠視 DM或類似的促銷訊息,恐怕是長期以來生活型態制約的結果。
我一方面感佩這家餅店運作傳統行銷之紮實熟練,另一方面,也納悶何以至今依然少見店家運用網路操作促銷的個案。相對於設計、印製DM、派報等成本,網路在作為資訊傳播工具的成本上,顯然更合適於小店家,然而,絕大多數的網路行銷個案,卻都還是出自大企業為多。
就我昨天巧遇的這次促銷活動來說,設定菜籃族為目標對象,並配合菜籃族的生活型態,規劃出適切的搶購、試賣、試吃等造勢促銷活動,本質上是完全正確的,特別是把時序回溯十年來看,更是形同經典範例。
然而,現在畢竟是有網路可資運用的時代,並且,網路的特性就在於它穿透、打斷生活型態的高度可能。一家以具地緣關係菜籃族為利基的小店鋪,若能在網路上類比重現它合宜於網路環境的促銷機制,或許有機會接觸它原本難以接觸的客層,甚至是以小搏大。
Tags:
而這幾個入口的門檻對這些小店其實是很貴的
何況是這些小店
連政府單位在媒體行銷預算上可能都還沒辦法操作網路
因為十萬塊的預算如果要放到網路上
大概一天就燒完了
而一天要讓多少人看到 而且促動多少人
是目前網路行銷上很難事先提出效益的地方
比起無法做精準的事前效益
所以大型媒體購買公司
目前的作法 還是將網路視為輔助媒體
而不是一個主流的媒體 和 行銷工具
我同意你提到的這些現象跟問題,
的確是十年前存在,現在存在,十年後也依然會如此。
只不過,十年前的行銷案或許只有循入口網站這個模式可以選擇,但如今卻不是如此了。
舉個實例,以Google AdWord來說,即使你只是只有幾百塊幾千塊錢預算的個人網站廣告主,還是可以進行定額、定點的小幅度行銷,至於效益評估,Google Analytics也提供了強大的量化數據工具,而且完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