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新版瀏覽器,現在幾乎都能正確在網址列秀出網站專屬小圖,亦即 Favicon,然而,由於 Favicon 的圖檔格式通常為ICO(favicon.ico),事實上,除了在網址列與瀏覽器書籤之外,這張通常為16x16 pixel大小的圖檔,是無法直接支援網頁格式,而以一般HTML語法貼出的。

Jas9 Taipei. jas9.com

過去我曾想過,如果能以Avatar的概念,把各別網站的Favicon直接應用在網站連結上,應該會是種不錯的作法。然而,正因為ICO是一種無法直接貼出的圖檔格式,所以,過去唯一實現這種小圖連結的作法,大概就只有自己動手重做小圖一途,別無他法。

當然,如果你試過Favicon API (ファビコン) α版這一類提供抓圖轉圖的服務,大概會更省事許多。

Favicon API在使用上正如上圖所示,十分簡便直覺,進站後,只需要在頁面上依序動作:

  1. 填妥網址
  2. 點選「作成」鍵以生成圖示連結語法。
  3. 從下方欄位複製圖示連結語法,接著就可以應用在網頁上。

唯一的疑慮可能是:隨著使用者數量的增多,如果Favicon API的伺服器沒有隨著升級的話,大概很容易掛點,事實上,稍早之前我就遇到過幾次。這一點,或許也是所有使用類似小服務的使用者,所熱切期待的。

日本的網路產業似乎總不乏這一類小服務,我同時也猜想或許這正是他們的blog發展熱絡的主因。在Favicon API 之前,還有一個同樣有趣、同樣直接從網站抓 Favicon 來大作文章的小服務:favicon2dots

4626c926f4833a8d603343219ee09cd4f21

我總覺得傳統舊社群(就是所謂web1.0的BBS、討論區與論壇)是以人、以使用者為單位,來進行智訊交流與情感交誼;而持續演化中的新社群,則是以站、以部落格為單位,來進行智訊交流與情感交誼。

日本好幾個大玩 Favicon 的服務,所彰顯與給予我們的啟示,其實也就是這種以站、以部落格為單位來進行視覺識別、品牌化的大勢所趨。

相關閱讀連結:
成名在望 - Jas9 Taipei.

technorati tag

Post a Comment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