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spection

我相信,任何討論,都必須在取得一定共識的前提下,才可能付諸實現。

從這個觀點來看,或許應該為一則保留討論空間的具名留言感到慶幸:

站長您好,本人亦反對匿名攻訐。

所以這陣子在任何人部落格發言我直接用本名。

在下注意您的站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很認同您"寫部落格為自省為自省目的"想法。

但是我不明白網上論政,無論怎麼談,吹什麼調,搞怎樣的串聯,最終都是拿罵本作文章,刀口一致對外。

如此一來,在這其中我們到底沉澱了些什麼呢?

然而,我其實不甚明白「網上論政」這種說法究竟意欲為何。

如果說政乃眾之人事,則,在一個網路工具普及的時代;在一個任何人都很置身其外的社會裡,要做到不在網路上論及眾人之事,顯然不是那麼空易。

不過,如前所說,討論必須在共識前提下才可能實現。所以,權且存異求同,試著把討論聚焦得更精準一點。或許,就先從尋求我們對字義的共識開始。

就我的認知,「自省」的「省」字,就是視、察、觀照的意思。也就說,「自省」指的是一種自我觀照。

但,這所謂自我觀照,顯然不是關門閉戶,拿著鏡子或放大鏡來檢視自己。或者,像寫日記一樣,說Dear blog,然後開始流水敘事,間或內躬自省個人言行舉止之是非對錯。

如果說「自省」或「自我觀照」所指的,首先是:看清自己。那麼,我們絕不可能藉由鏡子或放大鏡來看清自己,而是像沙特(Jean-Paul Sartre)說的:「人首先存在著,在這世上遭遇各種波折,而後定義他自己」那樣,藉由自己在這世上遭遇各種波折所作出的各種抉擇,來看清自己。

也因此,所謂自我觀照,不該是對除了一己之外的一切噤聲,而應該是藉由個人對這世界所思所感的表達,藉由自己思路脈絡的演繹,來斟酌揣度出一套個人得以奉行不悖的價值體系。

言盡於此,我想稍微再提一個關於「網上論政」的自省。

我經常會這樣想,當這家媒體這樣說、那家媒體那樣說、這位政客這樣說、那位政客那樣說;當世界瞬息萬變,所有人事物顯然都存在不止一種令人信服的真相時,我相信沒有人不該不去質問自己:在面對這世上突發各種波折的當下,除了媒體、政客的八股說法、陳腔濫調與慣用辭彙之外,窮盡你的智慧,難道不能說點別的除了八股說法、陳腔濫調與慣用辭彙之外的嗎?

1 تعليقات

‏قال غير معرف…
  很驚訝您為我的回覆寫了一篇看法,長期瀏覽網路文章,我本人,一個讀者,也不斷的在找尋自己的定位與可能。我也得承認,我沒有辦法針對"網上論政"做很明確的說明(這顯然超乎我能力所及)。畢竟長期看政治文下來,大部分網民撰文的模式仍是傳統媒體的延伸與再包裝。

  不知從何時開始,台灣第四權出現了幕後老闆,已不再是平民發聲的最佳平台,今天即使知識分子對這一切早有某些共識,大部分私人網上自由論政文仍自新聞媒體報導後才洋洋灑灑做起文章。定見在前,判斷在後,結論出現(不在其位無法查證的表像只是罵本的梗)。

  雖然明白您對自省的觀點,卻仍不太能接受一般基本教義派的行為模式:"排除異己",也沒辦法理解假道學者站在安全處發表事不關己的中立言論:"各打五十大板"。但什麼都不做,似乎又顯得十分冷漠。

  民主素養表達方式,總令我困惑。
  
أحدث أقد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