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手一機的時代,行動應用軟體(Mobile App)盛行,隨之而來的有趣現象是:台灣使用者對外來行動應用軟體的獨特本土化稱呼。
譬如說台灣人很愛用的 Line……
想當初2012年12月12日,Line 進軍中國,為了讓中國使用者可以琅琅上口,官方還特別取了一個中國本土化的名字叫作「连我」。結果,兩、三年經營下來,Line 在中國真的就是只能自己連自己。
要搞本土化,還不如在台灣從善如流把 icon 改成台灣使用者早已琅琅上口的「賴」,讓更多台灣使用者更一目瞭然名符其實地賴在線上。
整天聽人賴來賴去的,這款 App 的台灣區 icon 是不是要改一改啊? #賴Line不分 pic.twitter.com/Qx2er0wlbw
— Jas (@jas9) May 8, 2015
除了 Line 之外,其他同樣深具台灣本土化潛力的 App icon 還包括:
被台灣使用者稱作「哀居」的 Instagram

被台灣使用者稱作「使該屁」的 Skype

以及
被台灣使用者稱作「優圖必」的 Youtube

不妨都慎重考慮一下,是不是應該要把 icon 給重新設計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