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一位教過我新聞學的教授極厭惡別人看漫畫,在那位教授的心目中,漫畫幾乎等同於思考邏輯與文字閱讀能力的怠惰,而漫畫也毫無疑問地是一種長期讀下來會使人變笨的讀物。

 我當然不同意教授對漫畫的一偏之見,但,我確實相信教授所提及的:思考邏輯與文字閱讀能力的怠惰會使人變笨。

 我如是相信:如果有一種讀物,會造成思考邏輯與文字閱讀能力的怠惰,那麼,那便是一種會使人變笨的讀物。我同時也相信,那所指的絕對不單單是漫畫。

 Richy兄的blog接連對蘋果日報的示意圖關注了「何止100種?」及「這不是我說的」兩篇議論。同時,也以Illustrations from the Apple Daily文末的這句來揣度台灣讀者自由心證的那把尺:

Do they really help you understand stories better?

 回想我那位對漫畫看法極為嚴峻的教授,回想那些對「思考邏輯與文字閱讀能力的怠惰」的批判,總覺得新聞記者這個職業,在現今,似乎已經漸漸要從我所認知的世界消失了,這之中當然也包括所謂的「中時黑報事件」

 然而,我從視覺設計的觀點來思考,那一張張於新聞深度無益的示意圖,事實上極可能就是蘋果日報行情看漲的動力之一,因為它讓新聞,特別是社會新聞,在報紙版面閱讀起來更具戲劇性,一如漫畫,它帶給人們日常餘興娛樂,差別或許只在於獵奇、嗜血的程度與面向。

 賣座的影視報章總是得了便宜又賣乖地推說:「那就是觀眾想看的。」「那就是觀眾想要的。」,從這個邏輯反推,也許我們可以這麼找到一個反思點:某些媒體的受歡迎程度,或許,正好呈現出台灣思考邏輯與文字閱讀能力怠惰的程度。

Post a Comment

أحدث أقد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