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讀到Media meltdown on newspaper's blog for readersSoothe the Blog and Reap the Whirlwind兩篇論及先前的華盛頓郵報關閉回應功能事件。

 思考這件事,總覺得是隔靴搔癢。我並且如是想像:如果,在台灣,同樣有一位專欄blogger在主流媒體的blog上寫了一篇含有錯誤指控的專文,並因此招致讀者眾怒,紛紛在該blog貼滿上百篇攻訐留言,那麼,後續會有什麼樣的演變呢?

 其實台灣政媒相關人物動輒錯誤指控所在多是,因此招致眾怒到令人矚目媒體會怎麼處置與回應的,似乎不大多。

 另外,這次的郵報事件也讓我們看到更多不同的觀點,譬如說:在某些論及該事件的論述裡,著眼點是擺在言論自由的限度,包括網站是否該提供完全匿名的回應機制;在其他的論述裡,則提到包括讀者的自律、Bloggers的自律與郵報是否反應過度等等。

 我同時也在猜想,媒體和它的受眾是否存在著一定的對應關係?例如說看這個節目、這份報紙的大概是怎樣的人;或者反推回去,什麼樣的人會去看這樣的節目、這樣的報紙。

 這也讓我聯想到一個相同的議題,亦即網路上的媒體與受眾之間是否也存在相似的關係呢?

 媒體和它的受眾,我相信,大抵上會像是回力球那樣吧,一個作用力的反彈會相當於作用力本身,郵報關閉回應功能是不是一種冷處理,還有待後續觀察,但起碼已經是一種對話的形式,亦即促成更多比咒罵要來得有建設性的論述。我猜想那應該是郵報需要導引它的讀者去從事的,而不光只是去解釋或讓別人來臆測為什麼他們要關掉這個、關掉那個。

technorati tag

Post a Comment

أحدث أقد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