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比較進步的企業管理觀點來看,企業組織之建立,所倚靠的並非權威與強勢領導的力量,而是信任。然而,信任所指的並非組織內成員彼此熟識友好的程度,而是表現在團隊分工合作上彼此的信賴度。

The Effective Executive

如果,在一個以任務為主的關係中,始終無法有所成就,那麼,就算在職場裡與人和睦相處、相談甚歡,都不具任何意義。

反之,倘若能夠創造可觀的成就與價值,縱使疾言厲色、劍拔弩張,也絲毫不會損及彼此專業的夥伴關係。

《有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 , Peter Ferdinand Drucker (November 19, 1909–November 11, 2005)

一位值得信賴的專案成員,簡言之,便是一位能為專案節省預算的小組成員。這裡所謂的專案預算(project budget),指的並不是打單上呈寫報告就能再多爭取一些的有形資金物料,而是一旦稍有怠忽便無可挽回的時間預算(time budget)。

對Designer而言,時間是最重要的資源,如同「為成果而工作」這一篇所提到的:「如何整合零碎時間為一段長且完整的帶狀工時,往往是Designer力求做好設計工作的最大挑戰。」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嚐試用各種工具來進行時間管理,包括手寫筆記、行事曆、wiki或BackpackTick之類的線上工具。然而,似乎愈是確實管理好自己的時間資源,就愈容易認清:在一個糟糕職場裡,時間管理純屬罔然的無奈現實。

時間管理工具經常忠實呈現:

  1. 有多少次原本應該一次就可以做成的專案,卻因為專案成員的大意疏怱,而必須浪費時間在反覆修正錯誤上。
  2. 有多少次我們發揮最大效率,以最短工時完成稿件,卻因為缺乏具體精確說明與通盤策略考量,而必須再三修稿改版重新做過。
  3. 有多少次原本只需要花費兩小時就可以完稿的設計案,卻因為無意義的會議、瑣碎修稿等打斷帶狀工時的干擾,而讓進度延遲到四個小時,甚至拖過一天又一天。
  4. 我們為了達成預設的時間管理目標,為了追求效率而做的努力,是如此輕易被浪費時間的協同工作夥伴所摧毀。

無論在擔任設計或企劃主管的職務上,我確實都見識過許多只求做到形似而不求實效的工作夥伴,這些人講白了,也就是職場上的無害但無能者。過時且怠惰於創新的企業,經常容易耗費成本於沒有意義的職場人際關係,一再容忍錯誤,或者規避職場無能者的問題,以能者多勞來促成企業組織運作的正常順遂,事實上,這也就是在剝削認真工作者。

綜觀歸納職場無能者之所以無法升級成為一位好設計、好企劃或好編輯,其共通點便是:這些人在工作流程上,從未真正遂行Plan-Do-See Cycle;這些人做起事來,毫無效率可言,凡事只求形似,只求有個樣子即可,從不力求甚解於企劃的目的、策略與戰術的運用,更沒有任何時間管理、專案預算(project budget)、時間預算(time budget)的概念,因此,做起事來總是想一做一、想二做二、顛三倒四、東修西改、瞻前不顧後地反反覆覆,經常缺乏完善的企劃階段(Plan)便以踢皮球卸責心態急就章進展到執行階段(Do),最後再草草以一個敷衍了事的結案報告帶過檢視階段(See),然後,下一個專案又故計重施。

這便是過時且怠惰於創新的企業組織遊戲規則,當它獎賞了對企業成長毫無意義的職場人際關係時,同時也在變相嚴懲追求效率努力於各自專業的員工。

technorati tag

2 留言

bonjour_nancy寫道…
說的好阿~
想必你是位設計師,我也認同工作績效是很直接的解決問題,工作的目的畢竟是解決問題,但有時後也會有背後的人情包袱是當事人在暗地裡運作的,只是我們當時不知道而已!但是真要讓我們理解了背後的事端、來龍去脈等,我們又會覺得『幹嘛這麼複雜化』的抱怨,若是我們採取簡化這中間的流程或忽略某些人的感受,那麼我們就會招到報復~以上是我的經驗啦!!
還有,設計這行業很奇怪!當補習班或學堂在強力廣告學設計可以多輕鬆賺外包獲高薪時,卻又被套上傳統認定學設計的都是不會讀書的拗學生,好笑!設計所要包容的層面很廣,如果沒有寬廣視野、知識、常識、敏銳的感受力、審美觀等等,如何幫業主築構出一個獨特而強烈的image~讓消費者產生印象~
小巨人寫道…
我不是學設計的,不過看到你這篇,覺得非常認同,尤其是職場無能者那段,真是說中我心聲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