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絕大多數設計相關行業的分工,其實都不夠精細明確。
如果你在設計這一行待得夠久,應該可以從名片頭銜的演化獲得較全面的觀察。
仔細回想一下……
當你初入設計這一行,你的名片頭銜可能是Art或Designer。
做久一點,可能在前面加個Senior。
撐得更久一點,可能在前面加個Chief,或者在後面補個Supervisor。
等到這些頭銜都用過了,就姑且給一個Art Director好了。
然而,無論Designer或Art Director,做的事其實總是大同小異。
「你是Designer?麻煩你做個banner。」
「你是Art Director?麻煩你做個banner。」
「你是Designer?麻煩你提兩個CIS設計案,順便再給個色彩規劃建議。」
「你是Art Director?麻煩你提兩個CIS設計案,順便再給個色彩規劃建議。」
在台灣,無論你分到什麼頭銜、職位,你反正就是個做設計的。
當然,這是糟糕台灣的現狀。
趁著最近五都選舉,旗幟、標語、理想、口號滿街遶境之時,不妨也來談設計的理想值。
前陣子,在A List Apart讀到《Art Direction and Design》這篇文章,很仔細地探究了:在網頁設計裡,藝術指導(Art Direction)與設計(Design)這兩種設計職務的分別。
網頁設計是一門異動頻繁、快速的行業,也因此,更使得藝術指導與設計的職務分別,顯得含混難辨。
《Art Direction and Design》這篇文章,舉了幾個模版套用及客製CSS的例子來談藝術指導與設計。
基本上,設計大家都懂。但,藝術指導都做了什麼呢?
文章裡有一段話說:
deciding which moments to scream from the mountaintops and which moments to keep as secrets.
決定什麼時候從山巔嘶吼,什麼時候保持靜默。
在A List Apart的文章裡,藝術指導被形容成一位捕捉瞬間(moments)的設計人。
就像樂團指揮,也像戰場上的將軍。
所以,簡單地說,藝術指導與設計之別,其實就是策略與戰術之別。
至於,為什麼在台灣,藝術指導與設計所做的事,幾乎毫無分別呢?
原因大概就是由於缺乏設計策略,所以在設計戰場上,無論將軍或小兵都被派去執行戰術了。
延伸閱讀: